你還在煩惱要用什麼方式除毛嗎?或是哪邊可以除毛哪邊不行?春天正是除毛的好季節,夏天才不怕毛毛外露推薦除毛| 除毛推薦| 聖雅諾美學診所 所以在DIY除毛前不妨先來看看皮膚科醫師怎麼講~

廣西

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地處祖國南疆,位於東經104°28′—112°04′,北緯20°54′—26°24′之間,北回歸線橫貫全區中部。土地總面積23.76萬平方公裡,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約2.5%,居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第九位;大陸海岸線總長1595公裡,沿海港口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濱海旅遊資源豐富。有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個世居民族。2014年全區總人口5475萬人,少數民族為2077萬人,占37.94%,其中壯族人口1760萬人,占32.15%。廣西是中國唯一臨海的少數民族自治區、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區,是中國對外開放、走向東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門戶和前沿,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祖國南疆,位於東經104°28′—112°04′,北緯20°54′—26°24′之間,北回歸線橫貫中部。東與廣東省省界線長約931千米,東北接湖南省省界線長約970千米,西北靠貴州省省界線長約1177千米,西與雲南省省界線長約632千米,南臨北部灣並與海南省隔海相望,大陸海岸線長約1500千米,西南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邊界線長約637千米。行政區域土地總面積23.76萬平方千米,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約2.5%,居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第九位;管轄北部灣海域面積約4萬平方千米。

私密處除毛| 私密處除毛推薦| 聖雅諾美學診所




截至2014年底,廣西轄14個設區市,110個縣、市、區(其中7個縣級市、55個縣、12個民族自治縣、36個市轄區),1123個鄉鎮(其中773個鎮、291個鄉、59個民族鄉),120個街道辦事處。自治區首府為南寧。






地 勢 廣西位於全國地勢第二臺階中的雲貴高原東南邊緣,地處兩廣丘陵西部,南臨北部灣海面。整個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山嶺連綿、山體龐大、嶺谷相間,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環繞,呈盆地狀,有“廣西盆地”之稱。

地 貌 總體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分山地、丘陵、臺地、平原、石山、水面6類。山地以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為主,海拔400—800米的低山次之,山地約占廣西土地總面積的39.4%。海拔200—400米的丘陵占10.3%,在桂東南、桂南及桂西南連片集中。海拔200米以下,包括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臺地占26.9%。水面僅占3.4%。盆地中部被兩列弧形山脈分割,外弧形成以柳州為中心的桂中盆地,內弧形成右江、武鳴、南寧、玉林、荔浦等眾多中小盆地。平原主要有河流沖積平原和溶蝕平原兩類,河流沖擊平原中較大的有潯江平原、鬱江平原、賓陽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等,面積最大的潯江平原達到630平方千米。廣西境內喀斯特地貌廣佈,集中連片分佈於桂西南、桂西北、桂中、桂東北,約占土地總面積的37.8%,發育類型之多為世界少見。

山 系 受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擠壓,山脈多呈弧形,盤繞在盆地邊緣和交錯在盆地內,故分盆地邊緣山脈和內部山脈兩類。盆地邊緣山脈從方位上分:桂北有鳳凰山、九萬大山、大苗山、大南山和天平山;桂東有貓兒山、越城嶺、海洋山、都龐山和萌渚嶺;桂東南有雲開大山;桂南有大容山、六萬大山、十萬大山等;桂西為巖溶山地;桂西北為雲貴高原邊緣山地,有金鐘山、岑王老山等。內部山脈有兩列,分別是東北—西南走向的駕橋嶺、大瑤山和西北—東南走向的都陽山、大明山,兩列大山在會仙鎮會合。盆地邊緣山脈中的貓兒山主峰海拔2141米,是中國南嶺地區最高峰。

水 系 河流大多沿地勢從西北流向東南,形成瞭以紅水河—西江為主幹流的橫貫中部以及兩側支流的樹枝狀水系。集雨面積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6條,總長度有3.4萬千米,河網密度0.144千米/平方千米。河流分屬珠江、長江、桂南獨流入海、百都河等四大水系。珠江水系是最大水系,流域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85.2%,集雨面積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833條,主幹流南盤江—紅水河—黔江—潯江—西江自西北折東橫貫全境,全長1239千米,出梧州流向廣東入南海。長江水系分佈處於桂東北,流域面積占廣西總面積3.5%,集雨面積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30條,主要河流湘江、資江屬洞庭湖水系上遊,經湖南匯入長江。秦代在湘江興安縣附近開鑿靈渠,溝通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獨流入海水系主要分佈於桂南,流域面積占廣西總面積10.7%,較大河流有南流江、欽江、北侖河等均註入北部灣。經越南流入北部灣的百都河水系流域面積占土地總面積0.6%。此外,廣西還有喀斯特地下河433條,其中長度在10千米以上的有248條,坡心河、地蘇河等均各自形成地下水系。

海岸和島嶼 大陸海岸東起兩廣交界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交界的北侖河口,全長約1500千米。海岸線曲折,類型多樣。其中南流江口、欽江口為三角洲型海岸,鐵山港、大風江口、茅嶺江口、防城河口為溺谷型海岸,欽州、防城港兩市沿海為山地型海岸,北海、合浦為臺地型海岸。沿海有島嶼646個,島嶼岸線461千米。最大的潿洲島面積約24.7平方千米。

淺海與灘塗 0—20米的淺海面積6488平方千米。近海灘塗面積1400多平方千米,其中軟質沙灘約占90%。北部灣海底平坦,由東北向西南逐漸傾斜,傾斜度不到2°,水深多在20—50米之間。






廣西地處低緯,北回歸線橫貫中部,南瀕熱帶海洋,北接南嶺山地,西延雲貴高原,屬雲貴高原向東南沿海丘陵過渡地帶,具有周高中低、形似盆地,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特點。廣西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在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和地理環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瞭氣候溫暖、熱量豐富,降水豐沛、幹濕分明,日照適中、冬少夏多,災害頻繁、旱澇突出,沿海、山地風能資源豐富的氣候特點。




腋下除毛| 腋下除毛推薦| 聖雅諾美學診所

礦產資源 截至2014年底,廣西已發現礦種168種(含亞礦種),有查明資源儲量的有123種,其中列入廣西礦產資源儲量統計表的有113種,礦產地2038處。其中大型礦產地202處,中型399處,小型1437處。保有資源儲量位於全國前10位的礦種有67種。其中,錳礦、高嶺土、膨潤土、水泥用灰巖等7種礦產位居全國第1位;鋁土礦、錫礦、銻礦、鎵礦、銦礦、重稀土等19種礦產位居全國第2位;釷、鈦、重晶石、芒硝等9種礦產位居全國第3位;鎢礦、鈮鉭礦、輕稀土等5種礦產位居全國第4位;鋯礦、磷礦、滑石等5種礦產位居全國第5位;位居第6—10位的主要礦種有鉍礦、鎘礦、鍺礦、熔劑用灰巖、矽灰石、葉臘石、石膏、建築石料用灰巖等22種礦產。鉛、鋅、鋁、鎢、錫、銻、錳、鈦、釩、重晶石、滑石、方解石、水泥用石灰巖、高嶺土、膨潤土、飾面用花崗巖等16種礦種是廣西優勢礦產。

水利資源 廣西河流眾多,水力資源豐富。全自治區地表河流總長4.45萬千米,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約1893億立方米,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6.66%,居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第四位。水能資源蘊藏量2133萬千瓦,可開發1891萬千瓦。

海洋資源 廣西位於北部灣北部,是中國唯一臨海的少數民族自治區、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區,是中國對外開放、走向東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門戶和前沿,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海岸線東起粵桂交界處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邊境的北侖河口,大陸海岸線總長約1500千米;沿海灘塗面積約1400平方千米;0—20米淺海面積達6488平方千米;沿海島嶼有646個,其中有居民海島14個。沿海港口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濱海旅遊資源豐富,海洋生態環境優良,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潔海”,擁有紅樹林、珊瑚礁和海草床三類最典型的海洋自然生態系統以及中華白海豚、儒艮等瀕危國傢級保護動物。

森林資源 廣西地域寬廣,屬於亞熱帶氣候帶,雨量充沛,熱量豐富,有利於森林生長,境內廣泛分佈著多種類型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森林資源豐富,是中國南方重要林區之一。據2010年第八次森林資源連續清查結果,全區森林資源狀況如下:林業用地面積為1527.17萬公頃,占廣西土地總面積的64.27%。其中:有林地面積1116.38萬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73.10%;疏林地面積2.88萬公頃,占0.19%;灌木林地面積243.12萬公頃,占15.92%;未成林地面積32.65萬公頃,占2.14%;無立木林地面積65.87萬公頃,占4.31%;宜林地面積66.27萬公頃,占4.34%。森林面積1342.7萬公頃,其中:用材林面積645.59萬公頃,占森林面積48.08%;經濟林面積178.19萬公頃,占森林面積13.27%;防護林面積462.72萬公頃,占森林面積34.46%;薪炭林面積5.28萬公頃,占森林面積0.39%;特用林面積50.92萬公頃,占森林面積3.79%。森林覆蓋率(不含農地喬木林、農地經濟林、農地竹林、四旁樹)達56.51%。森林加上未成林的造林地面積共有1375.35萬公頃,占林業用地的90.06%(即綠化程度),活立木總蓄積量為55816.6萬立方米,森林蓄積量50936.8萬立方米。根據森林資源主要數據年度更新統計結果,至2014年末全區森林覆蓋率(包括農地喬木林、農地經濟林、農地竹林、四旁樹)為62%,活立木蓄積量為6.8億立方米。

動植物資源 廣西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已發現的陸棲脊椎野生動物1149種(含亞種),占全國的47.8%,其中國傢重點保護種類163種,占全國的48.7%。在國傢珍稀種類中,屬國傢一級保護的有23種,占全國的26.5%。魚類690多種,蝦蟹類220多種。野生植物297科、1820屬、8562種,居全國第三位,其中國傢I級重點保護植物18種,包括銀杉、紅豆杉、德保蘇鐵、望天樹等。

土特產品 廣西主要糧食作物有稻谷、玉米、豆類和馬鈴薯;油料作物有花生、油菜籽、葵花籽、芝麻等;其他經濟作物有甘蔗、水果、蔬菜、茶葉、食用菌等。其中水果有沙田柚、荔枝、香蕉、火龍果、柑橙、金桔、木菠蘿、菠蘿、桂圓、芒果、山楂、山葡萄、月柿、黃皮果、扁桃、獼猴桃等;繭絲綢作為廣西新興產業,蠶繭產量約占全國總量50%;廣西擁有中藥資源4600多種,物種數量排全國第二,藥用植物資源在全國中藥資源的地位舉足輕重,八角、羅漢果、貓豆、雞血藤、山豆根、玉桂等占全國90%以上,其他藥材還有田七、雞骨草、桂圓、穿心蓮、廣西莪術、金銀花、兩面針、葛根、茯苓、絞股藍、扶芳藤、天冬、涼粉草、蘇木、黃柏、杜仲、厚樸、鐵皮石斛、廣佛手等品種;廣西土壤大面積富含“長壽元素”硒,廣西要在2013-2018年間,要建成全國最大富硒農產品產業基地。






廣西旅遊資源豐富獨特,種類多,分佈廣,等級和品質高,特色突出,資源互補性和組合性好,科學價值與歷史文化價值高,是全國唯一一個同時具備生態、文化、民族、臨海、沿邊五大優勢的省份。主要有以桂林山水為代表的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自然風光;有以壯、瑤、苗、侗為代表的濃鬱民族風情;有以靈渠和花山壁畫為代表的悠久歷史文化和以鄧小平同志領導的百色起義系列遺址為代表的紅色旅遊福地;有以北海銀灘為代表的與世界上著名濱海度假地相媲美的海洋旅遊資源;有以巴馬“世界長壽之鄉”為代表的長壽養生生態旅遊資源;有以中國九大名關之一的憑祥友誼關為代表的中越邊關覽勝;有以規模宏大的中國(廣西)—東盟博覽會為代表的商務會展旅遊。有中國十大魅力城市之一的桂林;有中國十大古鎮之一的興安;有中國最美十大瀑佈之一的德天大瀑佈;有中國十大最美海島之一的潿洲島;有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的陽朔西街和黃姚古鎮等旅遊產品。目前,廣西共有國傢A級景區238傢,其中有4傢5A,112傢4A,95傢3A,27傢2A。有世界級地址公園1處(廣西樂業?鳳山地質公園),國傢級和省級地質公園14處,“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1處(廣西桂林喀斯特、廣西環江喀斯特),國傢級和省級風景名勝區33處,國傢級和省級旅遊渡假區10處,國傢級和省級生態旅遊示范區14處,國傢級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2處,國傢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68處,國傢級和省級森林公園50處。






2014年,廣西整體水質總體保持優良。39條河流72個斷面年均水質為Ⅰ—Ⅲ類水質的斷面有67個,占93.1%;達到水環境功能區標準的斷面有67個,占93.1%;廣西32個省界、市界斷面為Ⅰ—Ⅲ類水質的斷面有28個,占87.5%;省界斷面11個(含界首斷面),水質達標率為90.9%;市界斷面22個(含界首斷面),水質達標率為81.8%。

2014年,全區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平均達標率為98.4%。






2014年,廣西14個設區市環境空氣質量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1996)二級標準。14個設區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均值為95.6%。14個設區市二氧化硫平均濃度為0.02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平均濃度為0.024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平均濃度為0.069毫克/立方米。






2014年,廣西14個設區市的生態環境狀況均在優良以上,其中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欽州、貴港、玉林、賀州、來賓等10個市的生態環境狀況達到優級水平。廣西89 個縣級評價單元的生態環境狀均在優良以上,其中,有31個縣的生態環境狀況達到優級水平,占比34.8%。廣西有桂林市和上林、馬山、融水、三江、龍勝、資源、凌雲、樂業、天峨、鳳山、東蘭、巴馬、都安、大化、忻城、天等、陽朔、靈川、興安、上思、德保、西林、田林、昭平、金秀、荔浦、平樂、恭城、灌陽、蒙山、靖西、那坡、富川、羅城、環江等36 個市、縣納入國傢和自治區級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范圍,其中有13個市、縣的生態環境狀況達到優級水平,占比36.1%。






廣西位於我國大陸海岸線的最西端,是中國唯一一個沿海自治區,南瀕北部灣、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是中國大西南地區的交匯地帶和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環北部灣經濟區的前沿地帶,地理位置獨特,港口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濱海旅遊資源豐富。廣西沿海海洋生態環境優良,擁有紅樹林、珊瑚礁和海草床等最典型的海洋自然生態系統以及中華白海豚、儒艮等瀕危國傢保護動物。

2014年,我區近岸海域海水環境狀況總體良好,符合第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約占我區近岸海域面積的83.4%。符合第三類、第四類和劣於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分別為306、174和466平方千米;劣於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主要分佈在廉州灣、茅尾海、防城港東灣及北侖河口等局部海域,主要污染要素為無機氮、石油類和活性磷酸鹽。

我區紅樹林生態系統保持穩定,處於健康狀態。海洋自然保護區內的珍稀瀕危物種和生態環境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陸源入海排污口的達標率有瞭較大幅度的提升。重點海水浴場和濱海旅遊度假區環境質量良好,海水增養殖區環境質量基本能滿足養殖活動要求。海洋傾倒區環境狀況總體穩定。海水入侵及土壤鹽漬化范圍和程度有所降低。但內清和人口密集區沿岸污染逐漸加重的趨勢沒有改變。港灣、河口的污染物逐漸向近岸海域擴散。江河排海污染物排海總量比2013年大幅減少,與2010—2012年水平相當。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環境質量狀況總體依然較差。海草床生態系統依然受到海洋工程建設、漁民灘塗趕海等人為幹擾活動的影響,仍處於亞健康狀態。珊瑚礁生態系統與五年前相比,珊瑚種類數和造礁石珊瑚覆蓋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竹蔗寮分佈區下降得比較嚴重。






廣西地處祖國南疆,自然條件優越,生物多樣性豐富,自然保護區類型多樣。1961年,在桂林市龍勝縣和臨桂縣交界處建立的花坪自然保護區是廣西第一處自然保護區。經過50多年的建設,廣西的自然保護區得到瞭很大的發展。截至 2014年底,廣西已建立各種類型自然保護區77處,其中國傢級22處、自治區級46處、市級3 處、縣級6處,基本形成瞭佈局較為合理,類型較為齊全,功能較為完善的保護區網絡。77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1.35萬平方公裡,約占全區國土面積的5.71%,分為五個類型,分別是森林生態類型46個、野生動物類型19個、野生植物類型4個、地質遺跡類型5 個、海洋海岸類型3 個,分別由林業、水產畜牧、環境保護、國土資源、海洋部門管理。






2014年末全區戶籍總人口547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萬人,增長0.98%。全區總人口中,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077萬人,占37.94%,比上年增加20萬人,增長0.97%,其中壯族人口為1760萬人,占32.15%,比上年增加17萬人,增長0.98%。






2014年末廣西常住人口為475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5萬人,增長0.74%。按城鄉分,城鎮人口218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2萬人,增長3.40%,城鎮人口比重為46.01%,比上年末提高1.2個百分點;鄉村人口256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37萬人,減少1.42%。按性別分,男性人口2470萬人,占51.95%;女性人口2284萬人,占48.05%。按年齡分,0—14歲少年兒童人口1026萬人,占21.58%;15—64歲人口3268萬人,占68.75%;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460萬人,占9.67%。






2014年全區出生人口72萬人,人口出生率14.07‰;死亡人口30萬人,死亡率6.21‰;自然增加42萬人,自然增長率7.86‰。






廣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區,有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個世居民族。2014年末,廣西常住人口4754萬人中,少數民族為1777萬人,占常住人口的 37.38%。其中壯族人口1497萬人,占常住人口的31.49%,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2014年全區財政科學技術支出59.84億元,同比增長10.1%,其中自治區本級財政科學技術支出22.32億元,同比增長5.6%。全區擁有3傢國傢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94傢自治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傢國傢級重點實驗室,77傢自治區重點實驗室;23傢千億元產業研究中心;25傢自治區工程院。全區專利申請受理量突破3萬件,達到32294件,同比增長38.90%。其中,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達到22235件,同比增長54.62%;,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1件大關,達到1.21件,同比增長51.96%,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率、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率位居全國首位,發明專利受理量增長率排名全國第二位。廣西著名商標累計達609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總數達61個;國傢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總數達6個。國傢農業科技園區總數達到3個,自治區農業科技園區達到11個。桂林、南寧、柳州3個國傢高新區和北海、梧州、欽州3個自治區高新區完成工業總產值3934.66億元,同比增長17.04%;完成工業增加值1078.27億元,同比增長16.61%;完成營業總收入4710.69億元,同比增長18.93%;實現凈利潤205.6億元,同比增長15.99%;實交稅金總額205.8億元,同比增長18.02%。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585傢;自治區創新型企業總數達143傢;自治區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總數達27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國傢高新技術產業帶建設步伐加快,生物工程及制藥、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等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初具規模。




一、學前教育

2014年,全區幼兒園共有9336所(不含空殼學校),比上年增加1307所,增幅為16.28%。入園人數為119.23萬人,比上年增加2.1萬人;在園人數為197.34萬人,比上年增加15.63萬人,增幅為8.6%。專任教師6.13萬人,比上年增加0.92萬人,增幅為17.56%。全區幼兒園占地面積為1010.64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8.97萬平方米,增幅為15.94%;校舍建築面積為750.9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0萬平方米,增幅為20.94%;圖書617.91萬冊,比上年增加139.37萬冊,增幅為29.12%。2014年,學前三年毛入園率70.4%,比上年增加4.4個百分點。

二、義務教育

2014年,全區有小學12946所,比上年減少553所;教學點8343個,比上年增加391個。小學招生數為74.97萬人,比上年減少0.32萬人;在校學生431.81萬人,比上年增加5.54萬人。專任教師21.73萬人,比上年增加0.17萬人。全區小學占地1.02億平方米,比上年減少46.56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為3000.82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6.97萬平方米;圖書5980.72萬冊,比上年增加353.49萬冊;儀器設備資產值20.68億元,比上年增加3.92億元。

2014年,全區有普通初中1843所,比上年增加7所;招生數為66.46萬人,比上年增加2.4萬人;在校學生195.11萬人,比上年增加0.03萬人。專任教師11.78萬人,比上年增加0.08萬人。全區普通初中占地5188.3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61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為1943.42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89.48萬平方米;圖書3991.02萬冊,比上年增加333.9萬冊;儀器設備資產值為14.74億元,比上年增加0.91億元。

2014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0.3%,比上年增加0.3個百分點。

三、高中階段

教育2014年全區有普通高中445所,比上年減少8所;招生數30.46萬人,比上年增加0.7萬人;在校學生83.82萬人,比上年增加1.94萬人。專任教師4.84萬人,比上年增加0.16萬人。全區普通高中占地2935.83萬平方米,比上年減少79.56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為1356.5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2.71萬平方米;圖書2233.66萬冊,比上年增加73.64萬冊;儀器設備資產值12.06億元,比上年增加1.12億元。

全區有中等職業學校262所(不含空殼學校),比上年減少11所;招生數26.75萬人,比上年減少3.24萬人,其中全日制招生16.97萬人、比上年增加0.73萬人;在校學生78.38萬人,比上年減少3.82萬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學生42.29萬人、比上年增加1.79萬人。專任教師20410人,比上年減少19人。全區中等職業學校占地2382.84萬平方米,比上年減少18.09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為814.4萬平方米,比上年減少1.5萬平方米;圖書1461.34 1471.87萬冊,比上年增加79.64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值為24.88億元,比上年增加2.16億元。

2014年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82%,比上年增加4個百分點。

四、高等教育

2014年,全區有高等學校76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3所(含7所大學9所獨立學院)、高等專科學校6所、高等職業學校31所、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6所。全區各類高等教育在校學生96.84萬,比上年增加6.04萬人,增幅6.65%;其中研究生在校學生25888人,比上年增加983人;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在校學生70.19萬人,比上年增加4.58萬人;成人高等教育本專科在校學生24.06萬人,比上年增加1.9萬人。高校專任教師38719人,比上年增加1282人。全區高等學校產權建築面積為1952.0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51.71萬平方米;圖書5588.53萬冊,比上年增加266.16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值為69.28億元,比上年增加9億元。

2014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27.3%,比上年增加2.3個百分點。

五、民辦教育

2014年,全區有民辦學校8948所,比上年增加1365所;在校學生166.94萬人,比上年增加18.54萬人,增幅為11.1%。民辦幼兒園8458所,比上年增加1364所;在校學生112.14萬人,比上年增加15.24萬人。民辦小學172所,比上年增加2所;在校學生15.33萬人,比上年增加8300人。民辦初中153所,比上年增加13所;在校學生9.3萬人,比上年增加8000人。民辦高中75所,比上年減少5所,在校學生7.83萬人,比上年增加1.53萬人。民辦中職學校(不含技工學校)69所,比上年減少8所;在校學生8.21萬人,比上年減少8900人。民辦高校21所(其中獨立學院9所),在校學生14.13萬人,比上年增加1.03萬人,增幅為7.3%。

六、民族教育

2014年,全區各級各類學校在校生中的少數民族學生數及其所占比重分別為:學前教育66.9萬人,占33.9%。小學164.9萬人,占38.2%。普通初中69.4萬人,占35.6%。高中階段教育(不含技工學校)53.8萬人,占33.2%。真空除毛| 真空除毛推薦| 聖雅諾美學診所其中:普通高中31萬人,占37%;中等職業教育22.8萬人,占29.2%。高等教育31.23萬人,占32.25%。其中:普通高等教育22.52萬人,占32.1%;研究生3600人,占13.9%。

少數民族專任教師數及其所占比重分別為:小學8.44萬人,占40.1%;普通中學6.1萬人,占36%;中等職業學校0. 48萬人,占23.5%;普通高等院校0.82萬人,占21.8%。






新聞出版 截至2014年底,廣西圖書出版社8傢,報紙70中,期刊182種,音像電子網絡出版單位16傢(其中音像電子出版單位5 傢、互聯網出版單位11傢)。印刷企業1648傢,其中出版物印刷企業194傢、包裝裝潢印刷企業588傢、其他印刷品印刷企業866傢。全區出版物發行企業4229傢,其中批發201傢、零售4028傢。出版物集中交易市場3個。

影視院線 廣西現有城市電影院 113 傢,銀幕 519 塊,座位69124個,2014年電影票房4.67億元。

文化遺產 廣西地處祖國南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區,在漫長的歲月裡,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個世居民族以其勤勞和智慧,共同孕育瞭多姿多彩的傳統習俗和民族風情,保留著豐富厚重、獨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區共有一至四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49項,一至五批自治區級代表性項目424項和擴展項目22項;全區共有26名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評出瞭一至三批共240名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瞭第四批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155名;我區共有國傢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1個,自治區級文化生態保護區5個,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2個,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展示中心、研究中心和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37個;已出版瞭包括37項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2012—2014年先後有5位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榮獲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

博物館狀況 2014年底,廣西有各類博物館、紀念館189個,其中國傢一級博物館1個、國傢二級博物館6個、國傢三級博物館17個、免費開放博物館、紀念館79傢。各級各類博物館、紀念館、文物管理所收藏文物46.52萬件(套),其中一級文物337件(套)。

檔案館狀況 2014年,廣西有國傢綜合檔案館126個(其中101個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傢專門檔案館15個,部門檔案館9個,企業集團和大型企業檔案館4個,自治區、部屬事業單位檔案館5個。各級各類檔案館建築面積24.4萬平方米,其中檔案庫房面積19.6萬平方米。檔案館館藏紙質檔案1371.1萬卷、1367.8萬件,資料129.3萬冊。






2014年,全區衛生計生機構數達34669個(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486 個(其中公立醫院328 個、民營醫院158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2497個(其中鄉鎮衛生院1270 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4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25個、門診部和診所9041個、村衛生室21917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648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113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1個、健康教育所1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04 個、急救中心2個、采供血機構27個、衛生監督所112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1248個)、其他衛生機構38個。

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持續增加。2014年底,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201600張,同比增長7.68%;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4.24張,同比增加0.27張。醫院床位數129383張,同比增長9.21%。其中,中醫民族醫醫院床位數24698張,同比增長3.93%;民營醫院床位數9688張,同比增長26.74%;鄉鎮衛生院床位數58319張,同比增長5.03%;每千農業人口鄉鎮衛生院床位數為1.37張,同比增加0.06張。

2013年全區衛生總費用847.36億元,人均衛生總費用 1795.64元,衛生總費用占廣西GDP 比重達5.89%。與2012年比較,衛生總費用增加64.89億元(未扣除物價影響),增長8.29%;人均衛生總費用增加124.4元,增長7.44%。






2014年,完成廣西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區共有體育場地74182個,用地面積7600.4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50.30萬平方米,場地面積5576.18萬平方米。其中,室內體育場地2000個,場地面積137.41萬平方米;室外體育場地72182個,場地面積5438.77萬平方米。以2013年末全區常住人口4719萬人計算,平均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15.72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18平方米。

根據此次普查標準,全區普查到61種主要體育場地類型,場地數量69792個,占94.08%;場地面積5365.02萬平方米,占96.21%。其他類體育場地4390個,占5.92%;場地面積211.16萬平方米,占3.79%。在61種主要體育場地類型中,數量排名靠前的體育場地分別是籃球場、乒乓球場、全民健身路徑、羽毛球場和排球場,共計63440個,占85.51%。

全區體育場地中,分佈在城鎮的體育場地36446個,占49.13%;場地面積3475.54萬平方米,占62.33%。分佈在鄉村的體育場地37736個,占50.87%,場地面積2100.64萬平方米,占37.67%。

全區所有三大球場地中,足球類場地504個,場地面積120.19萬平方米;籃球類場地46013個,場地面積2727.45萬平方米;排球類場地2113個,場地面積64.35萬平方米。

對比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全區體育場地數量增加30914個,增長71.45%;用地面積增加1659.28萬平方米,增長27.93%;建築面積增加236.57萬平方米,增長208.01%;場地面積增加1948.94萬平方米,增長53.73%;人均場地面積增加0.43平方米,增長57.33%;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數增加6.81個,增長76.43%。

2014年,籌措資金9990萬元,建設瞭650多塊體育健身場地,包括140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274個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90個全民健身路徑工程、30個社區多功能公共運動場,啟動建設5個雪炭工程項目,命名資助2個國傢級全民健身活動中心、2個自治區級體育公園、3個老年人體育健身場地。創編完成29套《舞動廣西》系列民族健身舞、民族健身操,涵蓋12個世居民族。培養瞭1169名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和45名國傢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有10個單位被命名為國傢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廣西被列為武術段位制進校園的6個試點省份之一。

2014年,成功舉辦第6屆廣西體育節、2014年廣西農民象棋比賽、2014年全國“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區)”農民籃球邀請賽、第13屆全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2014年“舞動廣西”全區民族健身舞(操)大賽、“誰是球王”中國足球民間爭霸賽廣西賽區比賽等全民健身品牌賽事活動。

2014年,廣西優秀運動隊在世界重大賽事上共獲得冠軍3個、亞軍4個、季軍5個;在亞洲重大賽事上共獲得冠軍10個、亞軍6個、季軍6個;在全國重大賽事上共獲得冠軍49個、亞軍51個、季軍55個。其中,在第17屆亞運會上,獲得5枚金牌、4枚銀牌、4枚銅牌;在第45屆體操世錦賽上,獲得3枚銀牌。

2014年,成功承辦第45屆世界體操錦標賽、2013年全國男子水球聯賽總決賽、2014年全國男子足球4個年齡組比賽、2014年全國女子水球冠軍賽、2014年全國體操錦標賽、亞洲水上摩托艇城市公開賽、全國春季蹼泳錦標賽、2014年全國少兒遊泳錦標賽、全國青少年蹼泳錦標賽、全國攀巖分站賽、全國水上摩托艇大賽等國內外競技體育賽事。其中第45屆世界體操錦標賽是廣西歷史上承辦的最高規格、最大規模國際體育賽事並刷新瞭多個紀錄:有來自72個國傢和地區的604名運動員參加比賽,參賽運動員為歷屆之最;有來自28個國傢和地區的128傢媒體的937名媒體人員參與報道,參與報道的媒體人數為歷屆之最;中國男子團體奪得六連冠,是體操世錦賽百餘年歷史上的第一次。

2014年,全區體育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6.5億元,同比增長33.8%,再創歷史新高。獲得國傢對全區122個大型體育場館2年的免費低收費開放補助資金2.47億元,單項補助資金數額為歷年之最。體育彩票全年累計銷售12.05億元,同比增長38%,籌集體彩公益金2.8億元。全區75個縣級體彩管理站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實現瞭全區縣級體彩管理機構全覆蓋。

2014年,廣西體育產業城規劃建設現已完成廣西體育教科訓一體化基地總平方案深化工作,正在開展方案設計招投標準備工作。成功引入中國排協在廣西體育產業城建設大眾排球廣西推廣示范基地。利用體育產業引導資金扶持30個體育產業項目,其中超千萬的投資項目有21個。組織參展2014中國體育文化?體育旅遊博覽會,獲得優秀組織獎,陽朔金貓山攀巖、陽朔山溪漂流、中國?柳州國際內河帆船賽3個項目入選“中國體育旅遊精品項目”。投資制作國內首部南方農村體育題材的喜劇電視劇—《農民籃球隊》及以體操王子李寧為原型的大型勵志動漫音樂劇—《跟鬥小子》。

2014年,成功舉辦第8屆中國—東盟國際汽車拉力賽暨中國—東盟媒體汽車拉力賽、第3屆中國—東盟“太極一傢親”、首屆中國—東盟乒乓球邀請賽、柳州世界水上極速運動大賽、樂業國際山地戶外挑戰賽、中美滑水明星對抗賽等國際體育品牌賽事和交流活動。






廣西地處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是中國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中國唯一與東盟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是連接中國與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是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

2014年,自治區主要領導率團訪問瞭緬甸、老撾、印度、新加坡、芬蘭、瑞典等國傢,有效促進瞭全區各領域對外交流合作的不斷擴大。廣西成功承辦瞭第1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暨2014年中國—東盟自貿區論壇,第9屆泛北灣經濟合作論壇,成功承辦瞭第45屆世界體操錦標賽等一系列重大涉外活動。

2015年,自治區主要領導率團訪問瞭文萊、泰國、韓國、印尼、馬爾代夫、印度等國傢,不斷推進全區對外開放工作邁上新臺階。廣西代表團赴越南河江省出席瞭廣西與越南高平、涼山、廣寧、河江省聯合工作委員會第七次會晤,並與越方簽署瞭會晤《備忘錄》;協助做好國傢領導人出席“美國飛虎隊桂林遺址公園落成典禮,並成功召開瞭第8屆廣西友協理事會議。

截至2015年6月30日,有越南、泰國、柬埔寨、老撾、緬甸、馬來西亞共6個國傢在南寧設立總領事館。全區已與世界5大洲的31個國傢建立友好城市89對,在全國排名第6位,西部省份排名第1位。其中亞洲10個國傢53對(日本4對、韓國6對、東盟8個國傢43對),美洲3個國傢10對、歐洲12個國傢18對、大洋洲3個國傢5對、非洲3個國傢3對。省級友城19對、市級友城57對、縣級友城13對。






2014年,全區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初步核算,全年全區生產總值(GDP)15672.8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5%,增速比全國高1.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13.44億元,比上年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7324.96億元,增長10.1%,其中工業增加值6065.34億元,增長10.3%;第三產業增加值5934.49億元,增長8.1%。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4%、60.2%和33.4%。三次產業結構由2013年的15.9:46.6:37.6調整為15.4:46.:37.9。




2014年全區財政收入2162.40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422.28億元,增長7.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978.07億元,比上年增長11.7%;非稅收入444.21億元,增長0.5%。


2014年全區外貿進出口總額405.5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5%,增幅比全國高20.0個百分點。其中,出口243.30億美元,增長30.1%;進口162.23億美元,增長14.7%。與東盟雙邊貿易達198.8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5.0%。加工貿易出口高速增長,比上年增長53.6%。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上年增長48.1%,機電產品出口增長45.0%,農產品出口增長31.6%。


2014年全部工業增加值6065.34億元,比上年增長10.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7%。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企業增長2.5%,集體企業增長12.4%,股份合作企業下降6.3%,股份制企業增長12.0%,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9.0%,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增長5.6%。輕工業增長8.6%,重工業增長11.6%。


2014年糧食產量1534.4萬噸,比上年增長0.8%;油料產量61.30萬噸,增長7.2 %;甘蔗產量7952.57萬噸,下降1.9%;蔬菜產量(含食用菌)2610.08萬噸,增長7.2%;園林水果產量1233.30萬噸,增長9.9%。

2014年豬、牛、羊、禽肉類總產量420.03萬噸,與上年持平。牛奶產量9.65萬噸,增長0.9%。蠶繭產量33.96萬噸,增長5.0%。水產品產量332.12萬噸,增長4.1 %,其中海水產品產量174.16萬噸,增長2.0%。

2014年木材采伐量2409.17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5.3 %。松脂產量61.66萬噸,增長4.5%。

2014年末全區農業機械總動力352.92億瓦特,比上年增長4.3%。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46.40千公頃。


2014年金融業增加值達876.47億元,比上年增長14.9%。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和貸款餘額分別為20298.54億元和16070.95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1898.06億元和1954.93億元。上市公司(A股)數量32傢,市價總值2345.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1.6%。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313.23億元,比上年增長13.7%。


2014年全年入境過夜遊客421.1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7.6%;國際旅遊(外匯)收入17.28億美元,增長11.7%。旅遊總收入2601.20億元,增長26.4%。




2014年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69元,比上年增長8.7%。在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人均工資性收入13893元,比上年增長4.1%;經營凈收入3431.3元,增長37.0%;轉移性收入5110元,增長5.0%;財產性收入2235元,增長13.3%。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683元,比上年增長11.4%。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2335元,比上年增長9.4%;傢庭經營純收入4048元,增長6.7%;財產性純收入75元,增長47.9%;轉移性純收入人均2225元,增長22.7%。全年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84:1(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

註:2014年的數據為一體化城鄉住戶收支調查後的新口徑數據,與2013年及以前公佈的數據不具可比性。






2014年,全區共有郵政營業網點1458個(其中農村營業網點1115個、城市營業網點343個),快遞企業195傢及分支機構1257個。全區郵政行業全年業務總量累計完成36.23億元,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42.0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2.53%和19.09%。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9055.41萬件和15.59億元,同比增長34.25%和39.14%;快遞業務收入占全行業收入的比重已達到37.07%。






2014年底,廣西全區共有廣播電視行政管理機構91個(其中省級1個、市級14個、縣級76個),廣播電臺8座,電視臺7座,廣播電視臺83座,廣播影視節目制作經營機構112個。有線電視用戶639.12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429.03萬戶。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為96.6%和98.2%。全區廣播電視從業人員15907人;全區廣播電視總收入52億元,同比增長8.52%。截止2014年底,已在全區鄉鎮建立279個鄉鎮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站點。廣西 “十二五”69個高山無線發射臺站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已開工49個。其中:11個臺站已全部完成建設,7個臺站更新改造建設接近尾聲。全區400個示范(數字)農傢書屋的數字出版物設備現已完成配送到點並全部安裝使用。






2014年,廣西全區電信業務總量完成467億元(全國排名17位),同比增長15%(全國排名18位,上升1位);電信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86億元(全國排名17位),同比增長1%(全國排名8位,下降1位);實現電信利潤總額36.4億元,同比下降4.8%;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98.8億元,同比增長12.1%,其中3G投資累計完成11.7億元。全區電話用戶總數達到4053.6萬戶(全國排名第18,西部排名第4),比上年末凈增222萬戶,其中移動電話用戶所占比重達到87.7%;電話普及率達到85.9部/百人(按2013年常住人口4719萬人計算,全國排第28位,西部第12位)。全區電信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86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移動通信業務收入218.9億元,同比下降0.9%;固定通信業務收入67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固定數據及互聯網業務收入39.4億元,同比增長15.8%;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收入72.5億元,同比增長30.2%。

傳統固定電話用戶規模繼續下降,無線市話用戶全部完成退網。2014年1-12月,全區固定電話用戶減少46.4萬戶,達到499.9萬戶。其中,傳統固定電話用戶減少33.1萬戶,無線市話用戶減少13.3萬戶。

移動電話用戶繼續增長。2014年1-12月,全區移動電話用戶凈增268.2萬戶,達到3553.8萬戶。其中,3G移動電話用戶凈增291.7萬戶,達到1359萬戶;4G移動電話用戶凈增284.1萬戶,達到284.1萬戶。

互聯網用戶進一步趨向寬帶化、移動化。2014年1-12月,基礎電信企業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凈增32.8萬戶(另移動公司增加32.6萬戶),達到592.4萬戶(另移動公司有79.3萬戶);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凈增383.8萬戶,達到2586.5萬戶,其中3G上網用戶達到1215萬戶,無線上網卡用戶達到20.4萬戶。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中,農村寬帶接入用戶占比為18.3%,達到108.5萬戶;光纖到戶(FTTH/0)用戶比上年末凈增70.4萬戶,達到189.3萬戶,占比為31.9%;寬帶速率在4M及以上用戶比上年末凈增70.6萬戶,達到462.9萬戶,占比為78.1%,8M及以上用戶達到195.1萬戶,占比為32.9%。

融合業務用戶規模穩步增長。2014年1-12月,固定與移動融合業務用戶增加29.2萬戶,達到297.7萬戶;IPTV用戶增加10.1萬戶,達到24.1萬戶;手機電視用戶增加1.3萬戶,達到42.1萬戶;物聯網終端用戶達到23萬戶;手機支付用戶達到10.1萬戶。






至2014年末,廣西境內公路總裡程11490公裡,其中高速公路3722公裡、一級公路1026公裡、二級公路10618公裡,二級以上公路占公路總裡程的13.37%, 公路密度48.54公裡/百平方公裡。全自治區14個設區市行政中心通高速公路,縣縣通二級以公路,100%的鄉鎮通公路,100%的鄉鎮通瀝青(水泥)路,99. 97%的建制村通公路,87.52%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擁有公路營運汽車48.81萬輛,其中載客汽車3.41萬輛. 92.86萬客位,載貨汽車45.40萬輛、263.92萬噸位。公共汽車運營車數約10752輛,運營線路網長度1.89萬公裡。出租汽車運營車數2.04萬輛。2014年,完成公路客運量4.66億人次、旅客周轉量413.23億人公裡,貨運量13.43 億噸、貨物周轉量2068.51億噸公裡,同比分別增長2.23%、 下降0.6%、 增長7.74%、11.38%。






至2014年末,廣西境內鐵路營業裡程4711公裡,其中動車通車裡程1481公裡,位居全國各省區前列。2014年廣西鐵路完成旅客發送量4769.6萬人,同比增長45.6%;旅客周轉量236.96億人公裡,同比增長22.4%;貨物發送量6687萬噸,同比下降3.3%;貨物周轉量770.85億噸公裡,同比下降4.8%。






2014年,全區共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3.11億噸,同比增長5.94%,其中廣西北部灣港2.02億噸、內河港1.09億噸,同比分別增長8.11%、 2.14%。至2014年末,內河通航裡程5866公裡,其中等級航道3637公裡,占總航道裡程的62%。擁有運輸船舶9074艘、772.72萬載重噸。2014年,完成水路客運量512萬人、旅客周轉量2.48億人公裡,貨運最2.20億噸、貨物周轉量1250.7億噸公裡,同比分別增長29.95%、 29.17%. 12.58%、5.12%。






2014年,廣西民航機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8033797人次,同比增長14.8%;貨郵吞吐量133016.7噸,同比增長2.8%;保障安全飛行212114架次,同比增長36.8%;運輸飛行159097架次,同比增長12.1%。

腋下除毛/手臂/比基尼線除毛 - 女醫師親自操作給妳永久擺脫毛髮的承諾!【台北∙中和 聖雅諾美學診所】


arrow
arrow

    bfltf35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